如何使用Google Analytics跟蹤使用者參與度

如何使用Google Analytics跟蹤使用者參與度配圖

谷歌分析是您​​可以用來了解您的網站受眾參與度的最佳工具之一。通過檢視資料,您可以瞭解和識別阻礙您成功吸引受眾的問題和問題。

您還可以確定哪些因素可以幫助您提高使用者參與度。為此,您應該知道最重要的Google Analytics(分析)參與度指標是什麼以及如何跟蹤它們。

跳出率

跳出率是訪問者從他們訪問您網站的第一頁返回(離開)而沒有進一步探索的百分比。

跳出率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從人們到達錯誤或不需要的頁面到網頁設計、可用性問題和太多的干擾。

重要的是要說明,根據Dan Zarrela的說法,退出意圖彈出視窗不會提高跳出率。在所有情況下,高跳出率都表明您的網站存在問題,因為您的訪問者沒有通過進一步探索來參與。

跳出率和“網站停留時間”是停留時間的一部分,該指標會影響您的搜尋引擎排名。因此,您網站上的高跳出率和較短的時間會降低您的SERP。

每個行業的平均跳出率:KISSmetrics製作了一個很棒的資訊圖,分享了Google Analytics 跟蹤的不同行業的平均跳出率

  • 零售 – 20–40%
  • 登陸頁面 – 70–90%
  • 門戶 – 10–30%
  • 服務站點(自助服務或常見問題解答站點)– 10–30%
  • 內容網站 – 40–60%
  • 潛在客戶(銷售服務)– 30–50%

所以如果你的數字更高,你就知道你有工作要做。

您應該知道,高跳出率並不總是一件壞事。有時訪問者會反彈,因為這個頁面給了他們他們想要的東西。

如何使用Google Analytics跟蹤跳出率– 要跟蹤此參與度指標,請轉到Google Analytics – Audience – Overview。

Bounce-rate-overview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如果要檢查每個流量渠道的跳出率,請轉到Acquisition -> All Traffic -> Channels。

Bounce-rate-traffic-channels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這樣你就可以看到來自“付費搜尋”(49.34%)的流量比“自然搜尋”(37.10%)的跳出率要高得多。

然後你可以採取行動找出原因。

如果您想按確切來源檢查跳出率,請轉到Acquisition -> All Traffic -> Source/medium。

Bounce-rate-source-medium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衡量跳出率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登陸頁面。這樣你就可以看到哪些是導致你的高跳出率的,這樣你就可以修復它們。

轉到Behavior – > Behavior Flow -> Site Content -> Landing pages

停留時長

據HubSpot稱,55%的訪問者在您的網站上停留15秒或更少

這指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如果人們不與您的網站互動,您將無法向他們出售您的商品或服務。

這就是為什麼跟蹤這個谷歌分析使用參與度指標至關重要的原因。

當你發現人們在你的網站上花費的時間太少時,你應該使用一些策略來增加它

如何使用Google Analytics跟蹤停留時長– 轉到Audience -> Overview以檢視平均值。您網站的會話持續時間。

Bounce-rate-landing-page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要按頻道跟蹤現場時間,請轉到Acquisition -> All Traffic -> Channels。

Time-on-Site-overview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通過這種方式,您可以看到來自“品牌付費搜尋”的使用者參與度在您的網站上花費的時間比來自“通用付費搜尋”的使用者參與度要多得多。

為了進一步瞭解,您可以檢視網站上每個流量來源的時間。

為此,請轉到Acquisition -> All tr​​affic -> Source/medium

Time-on-site-channel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此外,您應該跟蹤網站每個頁面的網站停留時間。這樣,您就會知道哪個頁面的內容最吸引人,哪些文章缺乏參與度。

要檢視,請轉到Behavior -> Site Content -> All pages

Time-on-site-source-medium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當您擁有部落格時,您可以使用這些資料來檢視哪些部落格文章最能吸引您的受眾。

每次訪問的平均頁數

每次訪問的平均頁面數將是跟蹤媒體網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與度指標。

人們訪問的頁面越多,產生的廣告印象就越多,從而帶來更高的收入。

這個谷歌分析參與度指標對於其他型別的企業也很重要——比如電子商務、SaaS和基於服務的企業。

當人們從您的網站瀏覽更多頁面時,他們更有可能購買東西。

如果他們每次訪問只訪問1-2頁,這表明您未能進一步吸引他們。

如何跟蹤每次訪問的頁面– 要檢視此Google Analytics(分析)使用者參與度指標,請轉到Audience -> Overview。在儀表盤中,您將看到Pages/Session。

Pages-per-session-Overview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我們建議您檢視每個頻道的每次會話頁面,瞭解它們如何影響您的參與度。

為此,請轉到Acquisition -> All Traffic -> Channels

Pages-per-session-channel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例如: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品牌付費搜尋流量產生的頁面/會話比率(8.88)比付費搜尋(4.61)高得多。

要更詳細地分析這一點,請檢視所有流量來源的每個會話的頁面。

為此,請轉到Acquisition -> All Traffic -> Source/medium

pages-per-session-traffic-medium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在這裡,您可以看到來自Facebook的推薦流量在頁面/會話中的比例最大。

因此,如果您尋求更多參與,您應該投資從Facebook獲得更多推薦流量。

回訪者百分比

回頭客是最好的遊客。他們是那些訪問過您的網站一次、喜歡您的內容並再次訪問您的網站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更關注您的品牌。這就是為什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使用者參與度指標,您希望使用 Google Analytics(分析)進行跟蹤。

如何跟蹤回訪者的百分比 – 檢查只需轉到Audience – > Behavior -> New vs. Returning visitors.。

Returning-visitors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在這種情況下,回訪者的百分比是31.06%。

您還可以使用此表來比較新的和返回的其他統計資訊,例如:

  • 跳出率
  • 頁數/會話
  • 平均會話持續時間
  • 兌換率
  • 收入

這樣,您將看到回頭客為您賺了多少錢,以及您有能力將他們帶回您的網站。

訪問頻率

訪問頻率代表您的使用者參與度,類似於新訪問者與回訪者。然而,在這裡你有更多的細節。

您可以檢視為一定比例的受眾生成了多少會話。如何跟蹤訪問頻率– 只需轉到Audience -> Behavior -> Frequency & Recency

您將看到的第一件事是會話數。這代表了普通使用者的訪問頻率。

Frequency-of-visits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在上表中,您可以看到大多數人只訪問該站點一次(即113,279個會話)。

只有一小部分訪問者進行了2次會話(24,178次會話)或更多。

自上次會話以來的天數

通過檢視Google Analytics中的使用者參與度指標,您可以瞭解人們訪問您網站的頻率。

如何跟蹤自上次會話以來已經過去了多少天 – 轉到Go to Audience -> Behavior -> Frequency & Recency and click,然後單擊自上次會話以來的天數。

然後您將看到自大多數訪問者上次會話以來已經過去了多少天。

Recency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受眾參與率

此參與度指標類似於您的受眾在網站上的平均時間。

然而,在這裡你有更多的細節。您可以檢視一定比例的受眾在您的網站上停留了多長時間。(從0-10秒到1800秒)

如何跟蹤受眾參與率– 只需轉到Audience -> Behavior -> Engagement

通過檢視會話持續時間,您將看到大多數訪問者在您的網站上停留了多長時間。

Audience-engagement-session-duration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在上表中,大多數人每次會話花費0-10秒。有趣的是,有很多使用者在網站上花費了181-600秒。

如果您單擊Path Depth,您將設法檢視大多數會話生成多少頁。

Engagement-path-depth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讀者參與

Justin Cutrioni想出了一種使用Google Analytics(分析)跟蹤程式碼跟蹤使用者在其部落格上的參與度的方法。

他寫了一篇關於如何實現此跟蹤程式碼的部落格文章,以便其他人也可以這樣做。

總之,您必須使用事件跟蹤來了解讀者如何與您的頁面進行互動。

您首先定義要在Google Analytics(分析)中看到的資料。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所有閱讀活動歸入閱讀類別。

在該類別中,我們將有4個主要操作:

  • 文章載入
  • 開始閱讀
  • 內容底部
  • 頁面底部

如何實施事件跟蹤來衡量使用者參與度——谷歌分析將自動跟蹤頁面URL和標題,因此您無需將其新增到事件中。

那麼你怎麼知道人們是否開始閱讀你的部落格文章呢?

您可以放置​​一個特殊的自定義變數,這樣如果有人在您的頁面上停留的時間少於 60 秒,您就可以將他傳送到 Scanner 儲存桶中。

但是如果他在頁面上停留超過60秒,就把他放在你的讀者的桶裡。

這是您需要使用的程式碼: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script src="//jsfiddle.net/justincutroni/74z8q/embed/" async=""></script>
<script src="//jsfiddle.net/justincutroni/74z8q/embed/" async=""></script>
<script src="//jsfiddle.net/justincutroni/74z8q/embed/" async=""></script>

現在讓我們解釋以下變數:

  • callBackTime – 瀏覽器在檢查滾動位置之前等待的時間(以毫秒為單位)。
  • readerLocation – 訪問者在將其分類為讀者之前必須滾動的距離(以畫素為單位)。

我們還需要新增另一個事件來跟蹤文章已載入: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 跟蹤文章載入
if (!debugMode)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ArticleLoaded', '', , true]);
}
// 跟蹤文章載入 if (!debugMode)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ArticleLoaded', '', , true]); }
// 跟蹤文章載入
if (!debugMode)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ArticleLoaded', '', , true]);
}

之後,您可以新增此程式碼以檢查位置: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bottom = $(window).height() + $(window).scrollTop();
height = $(document).height();
bottom = $(window).height() + $(window).scrollTop(); height = $(document).height();
bottom = $(window).height() + $(window).scrollTop();
height = $(document).height();

如果使用者開始滾動,我們實現這個事件: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 當訪客開始滾動頁面傳送事件
if (bottom &gt; readerLocation &amp;&amp; !scroller) {
currentTime = new Date();
scrollStart = currentTime.getTime();
timeToScroll = Math.round((scrollStart - beginning) / 1000);
if (!debugMode)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StartReading', '', timeToScroll]);
} else {
alert('started reading ' + timeToScroll);
}
scroller = true;
}
// 當訪客開始滾動頁面傳送事件 if (bottom &gt; readerLocation &amp;&amp; !scroller) { currentTime = new Date(); scrollStart = currentTime.getTime(); timeToScroll = Math.round((scrollStart - beginning) / 1000); if (!debugMode)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StartReading', '', timeToScroll]); } else { alert('started reading ' + timeToScroll); } scroller = true; }
// 當訪客開始滾動頁面傳送事件
if (bottom &gt; readerLocation &amp;&amp; !scroller) {
currentTime = new Date();
scrollStart = currentTime.getTime();
timeToScroll = Math.round((scrollStart - beginning) / 1000);
if (!debugMode)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StartReading', '', timeToScroll]);
} else {
alert('started reading ' + timeToScroll);
}
scroller = true;
}

為了能夠檢查某人何時閱讀您的文章,您需要設定一個事件是否已到達包含文章內容的 div。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 當訪客到達內容底部發生事件
if (bottom &gt;= $('.entry-content').scrollTop() + $('.entry-content').innerHeight() &amp;&amp; !endContent) {
currentTime = new Date();
contentScrollEnd = currentTime.getTime();
timeToContentEnd = Math.round((contentScrollEnd - scrollStart) / 1000);
if (!debugMode) {</pre>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ContentBottom', '', timeToContentEnd]);
} else {
alert('end content section '+timeToContentEnd);
}
endContent = true;
}
// 當訪客到達內容底部發生事件 if (bottom &gt;= $('.entry-content').scrollTop() + $('.entry-content').innerHeight() &amp;&amp; !endContent) { currentTime = new Date(); contentScrollEnd = currentTime.getTime(); timeToContentEnd = Math.round((contentScrollEnd - scrollStart) / 1000); if (!debugMode) {</pre>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ContentBottom', '', timeToContentEnd]); } else { alert('end content section '+timeToContentEnd); } endContent = true; }
// 當訪客到達內容底部發生事件
if (bottom &gt;= $('.entry-content').scrollTop() + $('.entry-content').innerHeight() &amp;&amp; !endContent) {
currentTime = new Date();
contentScrollEnd = currentTime.getTime();
timeToContentEnd = Math.round((contentScrollEnd - scrollStart) / 1000);
if (!debugMode) {</pre>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ContentBottom', '', timeToContentEnd]);
} else {
alert('end content section '+timeToContentEnd);
}
endContent = true;
}

要跟蹤某人需要閱讀頁面底部的時間,請新增此事件: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 當訪客到底頁面底部發生事件
if (bottom &gt;= height &amp;&amp; !didComplete) {
currentTime = new Date();
end = currentTime.getTime();
totalTime = Math.round((end - scrollStart) / 1000);
if (!debugMode) {
if (totalTime &lt; 60) {
_gaq.push(['_setCustomVar', 5, 'ReaderType', 'Scanner', 2]);
} else {
_gaq.push(['_setCustomVar', 5, 'ReaderType', 'Reader', 2]);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PageBottom', '', totalTime]);
} else {
alert('bottom of page '+totalTime);
}
didComplete = true;
}
// 當訪客到底頁面底部發生事件 if (bottom &gt;= height &amp;&amp; !didComplete) { currentTime = new Date(); end = currentTime.getTime(); totalTime = Math.round((end - scrollStart) / 1000); if (!debugMode) { if (totalTime &lt; 60) { _gaq.push(['_setCustomVar', 5, 'ReaderType', 'Scanner', 2]); } else { _gaq.push(['_setCustomVar', 5, 'ReaderType', 'Reader', 2]);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PageBottom', '', totalTime]); } else { alert('bottom of page '+totalTime); } didComplete = true; }
// 當訪客到底頁面底部發生事件
if (bottom &gt;= height &amp;&amp; !didComplete) {
currentTime = new Date();
end = currentTime.getTime();
totalTime = Math.round((end - scrollStart) / 1000);
if (!debugMode) {
if (totalTime &lt; 60) {
_gaq.push(['_setCustomVar', 5, 'ReaderType', 'Scanner', 2]);
} else {
_gaq.push(['_setCustomVar', 5, 'ReaderType', 'Reader', 2]);
}
_gaq.push(['_trackEvent', 'Reading', 'PageBottom', '', totalTime]);
} else {
alert('bottom of page '+totalTime);
}
didComplete = true;
}

最後,您需要新增此程式碼以檢查使用者是否到達頁面底部: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 跟蹤滾動動作及位置
$(window).scroll(function() {
if (timer) {
clearTimeout(timer);
}
// 跟蹤滾動動作及位置 $(window).scroll(function() { if (timer) { clearTimeout(timer); }
// 跟蹤滾動動作及位置
$(window).scroll(function() {
if (timer) {
clearTimeout(timer);
}
Plain text
Copy to clipboard
Open code in new window
EnlighterJS 3 Syntax Highlighter
// 使用緩衝區,這樣我們就不會太頻繁地呼叫trackLocation.
timer = setTimeout(trackLocation, callBackTime);
});
// 使用緩衝區,這樣我們就不會太頻繁地呼叫trackLocation. timer = setTimeout(trackLocation, callBackTime); });
// 使用緩衝區,這樣我們就不會太頻繁地呼叫trackLocation.
timer = setTimeout(trackLocation, callBackTime);
});

如何閱讀為使用者參與而收集的資料– 安裝程式碼後,您需要幾個小時才能開始在Google Analytics中收集資料。

稍後您可以在轉到Behavior -> Events -> Top Events時檢視它。

reading-category

圖片來源:Megalytic

在上圖中,您應該能夠看到事件類別閱讀。

當您單擊閱讀時,您將看到我們為其跟蹤的4種型別的動作事件:

reading-events

圖片來源:谷歌分析

  • ArticleLoaded – 跟蹤檢視過的頁面
  • StartReading – 跟蹤頁面的閱讀
  • ContentBottom – 跟蹤完成閱讀頁面
  • PageBottom – 跟蹤到達頁面底部

要計算完成一篇文章的訪問者的百分比,您需要使用以下公式:

完成者的訪問者百分比 = ContentBottom / ArticleLoaded在這種情況下,15/26 = 57.7%完成閱讀。

要檢視使用者完成閱讀的平均時間,您需要檢視Avg。ContentBottom的值。

在這種情況下,這是281.07 秒 = 4分41秒。

小結

跟蹤這些Google Analytics(分析)使用者參與度指標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您的受眾。

您將瞭解人們如何與您的網站互動,您將發現問題並瞭解您需要改進哪些內容以進一步吸引您的受眾。

您絕對沒有理由不使用Google Analytics來跟蹤這一點。此外,它是免費的。

評論留言